首届“土地与未来上海国际研讨会” 在沪成功举办

2017-12-04来源: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作者: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首届“土地与未来上海国际研讨会” 在沪成功举办

2017年11月24—25日,首届“土地与未来上海国际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主题是“土地利用与绿色发展”。会议由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指导,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主办。

来自联合国人居署—全球土地工具网络、荷兰基础设施和环境部、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俄罗斯国立土地规划大学、英国皇家特许测量师学会、国际测量师协会,以及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国土资源部土地整治中心、中国国土资源经济研究院、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中国土地学会土地规划分会、国家土地督察上海局、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苏浙皖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上海市各区规划和土地管理局、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上海市土地学会等国内外学术组织和研究机构的20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畅谈土地发展,描绘未来蓝图。

上海市人民政府黄融副秘书长、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庄少勤司长分别代表上海市政府、国土资源部到会致辞,开幕式由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岑福康副局长主持。

黄融副秘书长在欢迎致辞中指出:本届研讨会以“土地利用与绿色发展”为主题,是对十九大精神的一次具体贯彻落实,是在国土资源领域推动绿色发展的积极行动,将对我国进一步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他希望,国内外专家学者围绕研讨会主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为用好土地资源保障城市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

庄少勤司长在致辞中指出,新时代土地利用要坚持四个立足点:一是立足于节约优先保护优先,服务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绿色发展;二是立足于提高资源供给质量效益,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现代经济体系建设;三是立足于全面深化改革,服务创新驱动,促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四是立足于产权保护,服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促进维护群众资源权益。同时他强调,土地利用的未来应该致力于更加稳健、更具活力的发展预期,致力于更加生态、更具人文精神的发展方式;致力于更加和谐、共建共享的发展格局。相信借助本次研讨会的平台,一定能够汇聚各方智慧、凝聚广泛共识、推动交流合作、促进资源可持续利用,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美好的解决方案。

本届研讨会以专家演讲、互动交流为主要形式,同时包括“开放与合作”国际机构和组织的观点交流、青年专家报告会“先锋荟”、国内外学术机构与组织的合作交流“圆桌会议”以及现场考察等多种形式。与会人员围绕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与生态文明建设、大都市郊区土地资源配置与活力提升、城市有机更新与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存量规划的编制实施与空间治理创新、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和措施等议题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研讨。

24日,在简短而隆重的开幕式后,大会邀请八位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主题报告。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岑福康副局长、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吴次芳院长分别主持了上午和下午的报告会与交流互动活动。

联合国人居署—全球土地工具网络主席塞拉(Oumar Sylla)的主题报告题为:“使用低价技术解决非洲地权安全性问题”。全球土地工具网络(GLTN)作为全球区域和国家伙伴联盟,它的目标是通过土地改革减轻贫困,改善土地管理和保留区的安全。塞拉先生介绍了联合国人居署全球工具网络的基本情况,从信息收集、建立政府居民之间的信任、发放土地占有证书、建立数据库等方面讲解了GLTN在解决非法定居住区土地纠纷的主要做法,对于其他地区地权安全性问题提供帮助路径,对未来土地管理的挑战与机遇进行了深入分析。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杨保军教授的主题报告题为:“规划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八个要点”,指出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又一次提升和飞跃,生态环境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杨院长针对规划如何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总结了“育山”、“理水”、“造林”、“养田”、“调气”、“疏脉”、“完型”、“修文”等8个要点,涵盖了资源环境本底、空间格局、品质提升等方面内容,并援引古今中外示例,进行生动讲解。“育山”就是要保育山体生态环境和形势格局;“理水”就是要梳理水系网络,实现城水和谐;“造林”就是要加强全域林地建设,提升生物多样性;“养田”就是要建立休耕轮作机制,支持退耕还林还草;“调气”就是要开辟区域通风廊道,调节城市微气候;“疏脉”就是要疏通从区域到城市的绿脉水脉;“完型”就是要完善城市公共空间系统,组织城市多元活动;“修文”就是要传承人文山水园林理念,凸显东方文化气质。

荷兰基础设施和环境部项目经理范?登?瓦特(Marijn van der Wagt)女士的主题报告题为:“荷兰可持续土地利用导向的综合空间规划,讲解了荷兰的规划体系情况、空间规划的创新和趋势。指出荷兰是高度城市化的国家,环境优美、经济发达、人和自然和谐共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荷兰的规划体系。范?登?瓦特女士首先介绍了荷兰规划体系的中央、区域和地方三级体系,三个层面政府对城市规划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各有侧重,既保证了中央足够的权威又保证了地方政府的权力。面对未来的挑战,荷兰通过实施环境和规划法、区域协作等创新的空间规划手段促进国家与城市发展。

南开大学中国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中心秘书长郝寿义教授的主题报告题为:“区域协同发展与全国国土规划纲要”,指出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新发展理念之一,也是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发展的重要内容。郝教授讲解了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同发展以及全国土地规划纲要之间的关系,介绍了区域协同发展的两大理论基础——区域治理理论和协同理论:区域治理面对的是跨区域的公共事务,协同是区域内部各个系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合作。提出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的要素,包括机制体制、软硬件环境设施、区域发展基础三方面;在利用区域协同发展要素的前提下,为解决区域协同发展关键问题,提出了实现区域协同发展目标的路径。在实施全国土地规划纲要过程中,应建立区域协调机制,充分考虑规划、体制、技术、机制、政策等多方面的协同。

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吴次芳教授的主题报告题为:“对中国土地制度改革十大理论认识的反思”,围绕正在开展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试点,辩证地阐述了我国土地制度中关于改革的认识、产权制度、市场制度、土地发展权、征地制度等十个方面问题的得与失。报告总结了作为土地制度改革重要理论基础的新古典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不足,认为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要充分认识到土地是作为商品的特殊性,是一个不能任意通过产权或市场分割的有机整体系统,土地制度改革要在公有制背景下,遵循土地的整体性规律和长远性利益约束,充分发挥政府主导和市场机制各自优势,强调公有制条件下国家对土地的管制权,主张土地发展权补偿国有化,反思公共利益价值判断,重视保护农民权益,理性认识土地财政。在新时代,引导土地利用的价值取向转向新时代的绿色发展。

德国巴伐利亚州下弗兰肯区农村发展局副局长温克勒(Lothar Winkle)先生的主题报告题为:“稳定农村发展——一系列实施空间规划目标的倡议”,指出:巴伐利亚州将“城乡均质”的生活条件列入宪法内容之中,通过补贴项目等手段实现城市发展和村庄振兴的目标;应对部分老城区衰败和空心村的挑战,巴州提出多种规划引导、财政补贴、公众参与等行动方案和政策措施,达到生活空间更具吸引力、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城镇空间和谐怡人等目标。

英国社会科学院院士、英国杨威及合伙人(城市规划)事务所董事长杨威教授的主题报告题为:“探讨中国绿色低碳规划路径——从英国空间规划体系的借鉴”,介绍了英国的田园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提出田园城市发展的绿色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总结英国空间规划的方法与手段,提出了有效的空间规划理论的空间落实途径,特别强调了城市的发展要以人本化为核心,土地价值的提升保持在社区之内,以及城市空间内部空间的复合利用。对英国城镇体系和中国城镇体系的对比,对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提出生态化、人本化、低碳化、本地化的建议。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教授的主题报告题为:“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与土地改革”,紧紧围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从乡村振兴的定位、目标、意义,面临的难点和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作出了深入浅出的讲解。指出农村发展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地区,也是主要难点。魏所长对促进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五大战略重点既产业振兴、优化人居环境、促进乡村文明、强化乡村治理和改善农民生活。围绕乡村人才短缺、建设资金不足、农民增收困难这三个农村面临的三大困难提出深化土地改革的相关建议,为下一步改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更好的贯彻落实中央要求,提供了解决思路和方案。

为促进跨学科、跨领域、跨区域的合作研究,本届研讨会设置了“开放与合作”机构和组织观点交流环节,在24日下午的主题报告会开始前进行,由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高延利教授主持。参会的国内外机构组织的6位代表介绍了各自的基本情况,以及在土地管理领域取得的成绩和经验,为未来的交流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25日上午,为贯彻落实十九大关于“关心和爱护青年,为他们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的精神,本届研讨会专门开设青年专家报告会“先锋荟”,由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张洪武副院长主持,来自国内科研工作一线的9位青年专家进行演讲。参与交流的青年专家有: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张玮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农业与生物学院谷晓坤博士、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勘测规划院汪鹏所长、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数据中心张嘉工程师、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岳文泽博士、上海交通大学智能交通与无人机应用研究中心黄一哲博士、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黄玖菊博士、内蒙古自治区土地调查规划院梁洁博士、国土资源部科技与国际合作司宫景文博士。

25日午后的一个半小时,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外事办主任廖蓉主持召开“国际组织与机构交流的圆桌会议”,旨在加强我国与国际机构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与会国内外机构和组织的代表,根据自身的优势与专长,充分发表对合作领域、合作方式,乃至合作项目的意见建议,以寻求建立广泛而深入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工作机制和实施途径。

25日下午,与会人员实地考察了上海土地利用与绿色发展的示范性典型案例:浦东民生码头八万吨筒仓改建的“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览”以及徐汇滨江规划展示馆。其中,“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览”主题为“连接——共享未来的公共空间”,打破时空的割裂,以文艺时尚将曾经的亚洲超大粮仓变身为空间艺术季主展场。而徐汇滨江的“上海西岸”规划,实现了从“文化先导”到“科创先导”的华丽转变。参会人员切身感受到了上海城市发展模式和土地利用方式的巨大转变和提升。

至此,首届“土地与未来上海国际研讨会”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促进了土地科学领域我国专家与国外同行的沟通交流,分享了国内外先进的土地规划、利用和管理理念和实践,向世界展示了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在协调人地关系、促进土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取得的成果与经验,也为全国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升我国土地利用管理水平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上海市人民政府黄融副秘书长致辞  国土资源部规划司庄少勤司长致辞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党组书记、副局长韩志强出席圆桌会议

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院长高延利出席圆桌会议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岑福康副局长主持开幕式  演讲嘉宾合影  会议现场 先锋荟青年演讲嘉宾合影  交流互动  实地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