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次芳教授、肖武研究员、叶艳妹教授新作《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实践与前瞻》出版发行

2023-08-16来源: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作者:




图 书 简 介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有利于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也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和生命共同体建设。本书以国家发展和现实需要为依据,系统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时代背景、概念框架、理论基础、技术体系、组织模式、市场机制和工程创新,深度剖析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案例,对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发展走向进行了前瞻。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教师和本科生及研究生,自然资源、农业农村、发展改革、生态环境、住房建设、财政金融等政府管理部门及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人员阅读使用。






 前  言 



建设一个美好的世界,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生命的神奇和奥秘,就在于共同进化(Coevolution)。为了全面推进美丽浙江建设和城乡共同发展,2018年浙江省在总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率先提出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概念。2019年,自然资源部按照国家乡村振兴规划部署,发文在全国启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可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2018年从实践领域生成的新概念和新做法,至今只有4年左右时间。对此,学术界较少从理论层面对其进行阐释,实践路径也不够清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内涵是什么,对象是什么,理论逻辑是什么,科学依据是什么,目标任务是什么,技术支撑是什么,制度体系是什么;为什么要做,有什么作用,到底应该怎么做,要做成一个什么东西;难点是什么,痛点在哪里,解决方式是什么,国际上有无经验可供借鉴;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现美丽家园建设,如何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城乡共同富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单元应该如何设置,如何尊重生态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工程治理与单体同类土地整治项目的立项、验收和监管有什么不同,如何以系统的视野打通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最后一公里”,如此等等,都亟须探索、回应和解答。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高瞻远瞩。但是,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是需要转化平台和生成条件的。就像金刚石是碳,可碳毕竟不是金刚石一样,要把碳变成金刚石就需要转化平台———高温高压条件。德国人通常把16世纪中期始于施瓦本肯普滕侯爵领地的“土地整治”运动视为乡村重振运动的发端。欧洲乡村重振的历史经验表明,土地整治是激发和维持乡村活力的最有效工具,是将绿水青山转化成金山银山的重要平台。21世纪欧洲的德国、荷兰等国家,人们经常谈乡村发展(Rural Development),其含义就是指土地整治,当下已经很少用原来的土地整治术语(“Land Readjustment”或“Land Consolidation”)来表达。从国际经验来看,土地整治本质上主要是指向乡村发展的,乡村发展需要依托土地整治推进,二者已经融为一体。然而,中国的乡村不仅是就业、居住、景观、生态及独特生活方式的空间载体,更是中华传统文化、民族形态和粮食安全的根基,也是农业经济、社会资本、休闲旅游、第二家园、艺术写生的重要场地。在“后乡村”语境下,乡村消费的需求日益强烈,已然成为吸引城市居民休闲消费的强有力因素,城市系统中各类商品和资本向乡村传送,造成乡村资源、土地利用和聚落结构呈现出资本化和多元化倾向,这是乡村发展的契机,也使乡村发展和振兴进入了新阶段。当我们从《平凡的世界》出发,再回头审视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这40多年的中国,其中到底经历了怎样的变迁?从乡村土地出发,到如今回不去的故乡,乡愁何寄?乡村何兴?我们总不能将一个退化的世界留给后代,这将成为中国从现在开始,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有关社会与国家、个人与群体、心灵与身体的多重困惑的一个问题。如何精准把握乡村物质系统、空间结构、空间功能、空间生产、文化形态的演进特征,通过推进土地整治来实现乡村功能与利用方式的多元化,赋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而不只是生产占补平衡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的平台,将成为未来土地整治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重大战略。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发现和挖掘区域功能整体性价值为主旨的新区域主义(New Regionalism)在国际上得到了强劲的发展。区域整体作为经济、文化、生态、政治组织的回归趋势日趋明显,以区域整体为对象的空间规划在欧洲众多发达国家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果说时间主导着现代主义世界的话,那么空间的区域化逻辑似乎在主导着后现代社会。在区域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大趋势下,任何以单个项目为对象的开发,都无法适应经济大融合下的社会化战略。唯有以一定的地理界线为基础但又超越地理意义的多功能区域,通过关系空间、过程空间和政策空间的融合创生,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力和生命力。从格式塔心理学的角度看,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或相加,整体也不是由部分决定的;相反,整体的各个部分是由这个整体的内部结构和性质所决定的,物理现象和生理现象都有这种完形的性质。人类只有以整体的动力结构来观察世界,才能寻找到有意义的功能整体。

无论是从新区域主义还是从格式塔心理学派的观点来看,土地整治都必须从区域整体中寻找发现属于自己的生态位和社会功能,把一个整治区域的文脉、历史、文化、工程、利用方式、聚落、产业和土地的物质形式当作一个活力系统来对待,强化对区域资源、自然生态、历史文化和“新经济”时代的理解,强调完整的区域结构、城乡文脉、社会响应、社区环境和土地健康,注重对整治后区域发展质量和发展活力的提升,而不只是简单看土地整治规模的扩大。它强调土地整治应该是以区域为单位的,而不仅仅是单个项目的工程建设,区域的结构应该融入更大尺度的交通网络中去。这种土地整治的“区域观”,更加注重全方位营造“区域”土地利用整体的适宜环境。某一个土地整治项目不是简单的项目,它应被界定为乡村中的项目或流域中的项目或更大区域的项目,这时它才是清晰和有效的。土地整治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统一,包括项目与整体的统一、人与地的统一、区域结构与区域功能的统一、整治工作者与区域整治感知的统一,从而在人们心中不断形成“土地整治的全域功能和意象”,这应该就是当下和未来需要推进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罗素曾以诙谐的方式举过一个例子。如果一只火鸡每天都受到主人的照顾喂养,那么它怎么也不能按照自然科学的因果律,得出有一天自己会被主人拧断脖子的结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绝不只是一个工具或某种科学技术手段,它是区域土地利用活动的组织哲学,也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其最显著的特征:一是“全域”,二是“综合”。“全域”是指在一定空间层级内的完整区域结构和网络,它不仅仅是单一的土地利用,诸如耕地、宅基地或生态湿地,而是要形成“蓝网相间、绿带相连、林田成片、镇村镶嵌、人地业耦合”的自然、生态、产业和人文互促互进的整体格局,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优结构、强功能、增价值和激活力,寻求与地球共生存;“综合”是指要将新理念、新方式、新业态、新技术、新工程、新主体等要素有机融合,实现从“以地为本”的单要素整治到“生产、生活、生态、生机、生计、生命”的多要素协调耦合,推进区域和乡村发展活力的再创生,创造城乡发展新平衡,建设地球生命新景观,建设人类新家园。因此,衔接“山域、海域、江域、流域、乡域、村域、城域”,强化“水脉、绿脉、生脉、文脉、人脉、经脉”,建设和谐、稳定和美丽的生命共同体,就成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模式选择的基本方向。可见,以区域为对象,统筹多要素的相互作用,并且能够根据区域条件重构要素间的关联,形成具有区域最佳功能目标的整体空间结构,就像设计精巧的眼睛中晶状体、虹膜、视网膜等结构通过相互作用形成整体功能,已成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历史选择和必然趋势。

城市越发展,乡村就会越珍贵,因为亲生命性(Biophilia)是人类与生俱来的遗传基因。环境心理学在过去30多年的持续研究中得到了同一个结论:人类及其相近祖先在99.53%的时间里都生活在亲生命性的乡村环境里,人们比较喜欢居住在亲自然性的环境中,尤其是风景优美的稀树草原或公园般的环境。因此,在很多乡下人千方百计进入城市的同时,已经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则会设法同乡村的“愁”保持联系,饱受疫情之苦的大城市人更是如此。一方面,人们不断以最新的建筑材料去塑造更有品质的城市;另一方面,人们又不得不花巨资去维护乡村环境的丽姿秀美和文化之魂。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形态的演替,未来的生活理念、生活方式和生活形态将可能与今日有根本性的不同,而且会更加多元化和多样性。当很多人还在为“居者有其屋”而焦虑时,不少人已在寻找“第二家园”。这里不是指科学家们在寻找地球以外的行星作为第二家园,而是指在自己居住地之外的其他地方寻找旅居、度假或者更有品质的区域来购买或租用住宅,供常年或季节性使用,作为第二居住地(Second Home)。从趋势上看,寻找更美、更乐和更自由的生活世界,将会成为未来多数人的选择,这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

世界著名社会学家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把社会分为体制世界(Systemwelt)和生活世界(Lebenswelt)两大部分。体制世界代表着借助权利、金钱和法律运行的巨大社会体系,比如政治体系、法律体系、经济体系、教育体系和国家治理体系等,在体制世界里,目的理性和工具理性占主导;生活世界代表着私人的、熟悉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生活世界中,价值理性和交流取向的沟通占据主导。但中国文化中的“生活”,与西方生活世界中的“生活”相比较,有着更丰富和独特的含义。中国语境下的“生活”,除了生存或者为了生存发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之外,还有“谋生”“生计”“经验”“衣食住行”及亲情、乐生之意。它是比生存更高层面的一种状态,广义上指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日常生活行为、学习、工作、休闲、社交、娱乐、情感等。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内生着生活本质,其首要功能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它绝对不是一门纯粹的工程,而是一门实用技艺,永远需要效忠“生活”这个主题。“人间有味是清欢”,快乐和审美是体现人类存在价值的最高境界,也是人类生存的根基,同时塑造着人的行为方式。随着物质生活的日趋改善和提高,追求快乐和审美必然会成为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日常需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对人类美好家园的营建,其田块格局、山水脉络、景观风貌、建筑特色、精神气质与该乡村聚落所处的自然美、环境和历史及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它必须以“日常的生活世界”为构建原型,遵循当地自然美、风俗和生活习惯的方式构筑生活世界,这是由“生活世界是全部的真实现象”所决定的。因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需要回归生活世界之本质,回到事物本身(To the thing themselves),亦即要对直接体验加以重视。直接体验就是去体验现象自身,拨开挡在现象前的理论模式和行政桎梏,抛开科学、哲学的“成见”或“偏见”,回归“生活世界”本身,重视人在日常生活中对场所、空间、环境、美和快乐的感知、交流、对话和体验。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以村庄规划为核心整体展开,充分满足老百姓“生活世界”的真实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具有社会历史性和地方差异性的动态需求,使整治还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本质,并且越来越能够下沉到百姓的生活中去,这是一种具有强烈现实性的社会责任,也是一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由单纯的追求数量向产出、质量、效率、环境、安全、发展、生活等多目标转变的全新过程。它立足于家园的整体秩序和生活世界的真实,更立足于大地真善美,而不只是“梦醒时分”的美丽呼唤。它需要“放野花一条生路”的呐喊,更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操作。然而,目前的理论和实践似乎都还缺少准备。

人类最大的风险是制度性失明。在制度性失明的背景下,任何组织或个人都可能被一种轻型的集体疯狂所影响,无法看清更广阔和更应然的前景。为了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时代背景、思想基础、理论框架、功能使命、本质存在、内涵结构、方法路径、组织方式、工程模式和未来方向,使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能够在理性的制度框架里,更好地促进乡村美化,捍卫乡村传统,优化乡村结构,激发乡村活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区域发展,赋能乡村振兴,满足人的多元需要,笔者在多年土地整治研究和近几年全域土地整治实践的基础上,抱着学习、体验和参与的心态,撰写《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理论、实践与前瞻》,旨在建立一种更新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世界观、生活观、学理观和制度性框架,以及更多元的跨界与共生方法论。由此,希望有更多的人共同关注和共同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

理论逻辑和实践路径。全书由吴次芳、肖武、叶艳妹共同撰写完成,分工如下:第一章肖武、吴次芳,第二章肖武、吴次芳,第三章吴次芳、叶艳妹,第四章吴次芳、叶艳妹,第五章肖武、叶艳妹,第六章肖武、吴次芳,第七章肖武、吴次芳,第八章吴次芳,第九章肖武,第十章吴次芳、肖武。全书由吴次芳撰写大纲,并负责统稿和定稿。参与本书课题研究的还有谷玮、莫斯琴、郭既望、张泳鑫、邱雨宣、林盟皓。在本书撰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学者提供的大量文献资料,在此对原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如何从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的高度来探索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笔者需要学习、充电和弥补的课程还很多,本书只能算是艰辛地迈出了第一步,真诚地欢迎来自各方的意见、建议和批评。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那就是:“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是宇宙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相信:人类凭借那令人惊奇的独具思维力量,必将最终发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对于建设人类美丽家园的奥秘。

吴  次  芳  

2022年12月






 版 本 信 息 



责任编辑:柳 青

版  次:2023年7月北京第1版

印  次:2023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

审  图 号:GS京(2023)0816号

定  价:118.00元

书  号:ISBN 978-7-116-13660-1